车价低,VIN不匹配超龄原车型车牌加车超龄车补齐资料,二次验证嘀嗒顺风车。哈啰顺风车!驾龄不够、超龄车、公司车。
![](http://img.huoyiqi.com/201904/24/181543605494.jpg)
这么看难免有上帝视角的“顺理成章”感,毕竟当初收购沃尔沃的时候,是不折不扣的战略行险,虽然用综合融资手段拿到了,但也把李书福逼到华山一条路上。
此后的所有收购,吉利都没有再动用长期融资手段,冒险的回报已然显现,不但沃尔沃恢复盈利,对吉利的研发、生产、品牌层面的带动作用可谓逆天。
对于如何用好沃尔沃的“资源”,吉利用了一条看起来最笨的路子,出200亿元,两家成立合资公司联合开发CMA及后续平台架构。
资金来自吉利,开发前期沃尔沃主导,后期双方共同完成,不仅避免了沃尔沃方面对于“被拿走”的负面情绪,也在过程中真正消化了来自沃尔沃的技术资源,更重要的是从消费者层面也开始认可吉利的变化。
不过李书福曾经承担的那些风险却没有人知道,唯一的改变是江湖地位的悄然变化和愈发低调的个人形象。
所幸从几何A身上我们发现,李书福当初想做的那些事儿依然没有改变。
真正的财富
在蜕变的过程中也不是没有代价,吉利曾经5年没有全新车型,靠沃尔沃的价值激活帝豪车系,吉利真正的产品爆发期再2015年才来到。
目前吉利拥有4个车型平台和4个架构,“架构”主要来自沃尔沃以及共同研发的CMA,未来更新的“架构”将逐渐取代“平台”。
按照总裁安聪慧的说法,物理平台快走到头了,而电子架构还有很大发展空间,尤其是无人驾驶方面,这也是“架构”之所以最终要取代“平台”的原因。
可以预计,未来两三年吉利还将迎来一波新产品的爆发式“排队入场”,这背后的体系能力才是吉利目前最大的财富。
而吉利正在加强软件方面的实力,未来整车厂的核心竞争力将从硬件向软硬整合能力转移。
从这个角度来说,几何A只是开始,基于PMA架构的新款车型,未来可能多达10款以上。
换句话说,眼下和未来,吉利的品牌矩阵都有足够的产品支撑。无论如何“买买买”,已经具备输血能力的吉利,可以向旗下任何品牌输出车型,这也是安聪慧所说的“吉利是第一个做到技术、人才、管理输出的自主品牌”的真正含义。